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云计算评论正文

云计算“高空”中行走 前路漫漫

2013-12-26 11:53来源:腾讯科技关键词:云计算智慧城市大数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自2006年谷歌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上首次提出“云计算”的概念后,云计算就一直备受业界关注。七年来,从畅想到实践,从概念走向应用,云计算已实实在在成为打造互联网生态的急先锋。

2011年云计算被列为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消息在整个神州大地炸开了锅,政府、运营商、IDC服务供应商、互联网公司各方齐心合力推动中国大踏步进入互联网云时代。而今年12月18日,亚马逊云AWS牵手网宿科技落地中国,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前早已在中国市场蠢蠢欲动的微软、IBM等外资云几乎同时发力,不约而同地发布联盟合作;与此同时,以阿里、腾讯为首的国产云纷纷打响促销反击,一场外资云、国产云共存的云大战拉开序幕。云计算市场前景宽阔,已成为业界公认的新增长点。

据Gartner数据统计,2013年全球广义云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317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8%,预计2017年将突破2442亿美元。“云途”固然美好,但不可否认云的应用仍处在起步阶段,未来之路也绝非一帆风顺,就眼下而言,一些潜在的问题有目共睹:

1、概念过热

经过几年发展,云计算虽然已从概念走向应用,但目前概念炒作依旧过热,程度远大于实际意义。许多传统IDC服务供应商摇身一变成为云服务提供商,服务内容缺乏技术创新,经包装后的旧产品扎堆呈现。目前看来,云计算的发展程度可谓是传统数据中心在互联网时代的2.0升级,利用互联网按需提供软件,提供平台,提供基础设施,所谓云端的美好展望并不像想象得那般神奇。其实云计算的技术组成并不是新鲜事物,是网格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存储技术、虚拟化、负载均衡这些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所融合的产物。以亚马逊、微软、IBM为首的外资云采用技术相似,甚至并未形成稳定商用模式,而以阿里、腾讯为首的国产云借鉴的多,资源趋同致使服务和品质成了市场选择的唯一关键。因而云产业模式创新大于技术创新,概念热度持续显而易见。

2、投资过热,产能过剩

在“智慧城市”建设战略驱动之下,各地以云计算之名大兴基地和产业园区,新一轮数据中心改造升级和投资建设铺天盖地。实际上,数据中心在国内一直处于产能过剩状态,在传统数据中心消化不足,企业用户对云计算认知和采用程度并不高的前提下,大举兴建云基础设施扩大产能,有重复建设之嫌。据相关方面今年所做的调查统计,95%的企业客户对云计算具有一定了解,仅有38%的企业客户正在使用云计算服务,相比去年只增长了0.5%,进展缓慢。云计算作为新兴产业正处在成长阶段,市场需求没有完全释放,加之技术、模式尚未稳定成型,因而无法形成行业的充分竞争。这一时期的过热投资和重复建设,只会酝酿云计算产业中期产能过剩的风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云计算查看更多>智慧城市查看更多>大数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