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电力软件网 > 技术文章 > 正文

基于物联网的电力系统发展分析(3)

而电力物联网主要侧重于通过传感器和RFID技术对电力系统的生产、传输和使用等需要关注的地方进行信息采集,然后通过可靠的网络传输至统一应用系统,再通过智能分析应用系统支持应用。其优点是增强了系统前端的各环节的信息采集深度以及后台应用系统对信息的处理和分析,进一步优化了电力系统的智能性和管理性,形成一个智慧型的系统。

4.1物联网是智能电网的有效补充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物联网与智能电网在支撑技术和建设内容上,尤其是网络需求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在建设目的和具体应用上又有不同的侧重点。智能电网整合了系统数据,发挥了中央电力体系的集成作用,实现有效的临界负荷保护,实现各种电源和客户终端与电网的无缝互连,其建设目的为优化电力传输管理体系和促进能源的节约。物联网则是在重要电气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进而进行辅助决策和风险预警,其建设目的为设备信息的汇聚、处理和管理。业务应用方面,智能电网主要为电力传输的优化和管理,而物联网则偏重于设备属性与控制信息的交互。因此,通过合理利用智能电网的建设成果,将电力物联网与智能电网有机结合,必将进一步提高现有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

4.2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场景4.2.1电力设备监测

在电力生产端,基于物联网的概念,在常规生产机组内部部署传感监测点,捕获机组的运行状态信息,包括电力设备的技术指数和运行参数,提高智能电网的状态监测水平。对水电企业来说,通过在水电站坝体设置感知网络,可以监测坝体变化情况,对水库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警。同理,物联网的技术也可对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进行监测、控制和功率预测。

利用物联网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电力传输物理网络的感知能力和洞察力,实现联合处理、综合判断等功能,提高了电力生产的技术水平和智能化水平。在输电线路状态的在线监测中,通过在塔基下、杆塔上及输电线路上安装地埋振动传感器、壁挂振动传感器、倾斜传感器、距离传感器、防拆螺栓等装置采集传输线路环节的状态信息。其可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气象环境、导地线微风振动、导线温度和弧垂、输电线路风偏、覆冰、杆塔倾斜等状态信息。

4.2.2电力生产管理

由于电力生产技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电力生产现场的管理难度较大。管理不善往往会带来误操作、误进入等安全隐患。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采取工作人员的身份识别、电子工作票管理、工作环境监测、远程视频监控等手段,实现指挥中心与现场技术人员的实时通信。在巡检管理方面,通过射频识别、GPS定位、GIS系统以及无线通信网,监控设备运行环境,掌握各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同时,通过识别设备,实现人员的到位监督,指导巡检人员按照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工作流程进行检修和工作等。

在日常的资产管理方面,将射频识别技术和电子标签系统应用于电力资产,进行资产的身份管理、状态监测以及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从而科学地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管理人员在统一平台上进行各方面的管理工作。

4.2.3电力使用管理

智能电网本身可以实现智能用电双向交互和富裕电力的回售,使用户的用电情况有所反馈,结合物联网技术,可以对用电信息进行采集、促进家居智能化和家庭能效的管理,为供电可靠性、用电效率以及节能减排提供了技术保障。

来源: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投稿联系: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基于物联网的电力系统发展分析 -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的相关文章
    基于物联网的电力系统发展分析 -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的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