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软件管理软件企业正文

Bentley软件:以“互联网+跨界应用”玩转BIM数据模型

2016-01-15 11:44来源:BENTLEY软件(北京)有限公司作者:吴付标关键词:Bentley软件BIM技术互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问:您认为像猪八戒网这样的新模式是否会颠覆工程设计行业?

翟渊军:那倒未必。例如建筑行业的景观设计,“互联网+”模式就带来了比较好的效益。但我们不难发现,景观设计相对单纯,因为只要一两个设计师就能完成整个项目。而水利水电行业相对而言就复杂些,简单互联的模式会马上显现出它的弊端来,那就是协同问题。我们知道,一些大型的水电工程需要一个大团队,至少需要十几或几十个专业共同参与完成。简单的“互联网+”没法承载这么多专业的协作。换言之,我们需要更专业的协同平台。只有在专业的协同平台上,我们才能从“互联网+设计”走向“互联网+水利水电”。

既要坚守本分,也要跨界

互联网毕竟是工具。正如选择骑自行车还是驾驶汽车,应该要看要到达的目的地和路况一样,作为传统的工程设计单位,既要跨界,也要守住本分。

问:普遍意义的互联网思维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您觉得在水利水电行业,什么样的互联网思维才能带来商业价值?

翟渊军:互联网从本质上说,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一种技术,可以视作一种工具。在水利水电设施这样复杂的建设项目上,我们需要更加细化、深化地考虑如何来构建“互联网+”解决方案,更应该从项目的根本出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说到工具和方法的选用,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交通工具的选择,以前借助自行车到达目的地,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有汽车了,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把自行车丢掉,因为并不是去往每一个目的地都适合开车,自行车有时候也能很快到达。另外,也不是每个人都拿到了驾照,还需要有学习掌握这一套技术的过程。

问:河南水利院属于中小型设计院,但闻名于行业却是因为大项目。河南水利院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翟渊军:大型项目的完成,得益于我们采用了先进的三维协同设计解决方案。而推动三维协同设计的应用既是市场的需要,也是设计院自身发展的需要。

就像我们正在做的全国防洪风险图项目。具体来说,就是在流域范围内,要知道洪水的演进过程,包括洪水历时、淹没水深、洪峰到达时间以及人员如何避险、撤退路线如何规划等。如果想做好防洪风险图,流域范围内的人口、环境、社会经济数据、地理信息等都需要纳入到分析范围,这些数据中一旦因为溃口要素发生变化,整个防洪风险方案就要随之改变。有了互联网、数字技术,我们就可以去思考、去探索,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将各要素进行关联,将水利专业、基础地理信息专业、计算机技术等进行跨平台联合应用,将项目进行得更好、结果展示得更直观。

我们在大型水利工程设计中,把工程区的三维模型一次性建立起来,对这个模型的应用,典型的例子就是移民设计方案。在过去,假如调整一下设计水位,淹没范围就会不一样,就得重新做一次现场调查。有了完备的数据模型后,我一次去完现场把所有的数据统计清楚之后,就可以输入到模型中。根据不同的方案,移民规模的大小、移民的多少等这些直接影响到公众投资的因素,在很短时间即可得到。

以上两个例子的应用,就是多专业、多技术手段结合,进行跨平台技术应用的典型,这其实就是互联网+的思维。

问:不论是选择什么样的工具,工具要服从于目的。河南水利院的成功就是源于跨界应用吗?

翟渊军:成功倒谈不上,只是我们在某些方面先向前迈出了一小步。在传统设计领域,将数字化与专业化进行融合,融合的过程中进行了设计手段的更新、管理理念的转换、业务范围的拓展。

问:这的确称得上典范应用。河南水利院是如何发现并深入这种跨界应用的呢?

翟渊军:我们是希望对设计产品-模型的价值能进行深度挖掘,而不仅仅是解决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问题。因为模型可以重复利用,在挖掘模型价值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实现跨界应用,就可能解决我们以往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说,模型重复利用之后,我们就可以做稳定计算分析。之后我们又想,原来只能用二维平面展示的这种洪险图以及洪水演进的过程,用三维之后更加直观,而且业主更加倾向于这种方案,哪些地方合理不合理,在三维模型上一展示就非常清楚。实际上,所有的跨界应用还是我们从自身希望改善效率、提高用途、深度挖掘价值的角度来考虑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Bentley软件查看更多>BIM技术查看更多>互联网+查看更多>